藍玉的死和強行占有元王妃有很大關(guān)系么?
藍玉之死主要是因為太子朱標去世,朱元璋為了幫朱允文清除隱患而發(fā)生的,和他強占元王妃關(guān)系不大。
藍玉是朱元璋手下的大將之一,在徐達、常遇春之后成為明軍的主要統(tǒng)帥,征討北元時屢建功勛。藍玉為人有些居功自傲,行事也驕橫。在征討北元的戰(zhàn)斗中,藍玉抓獲了不少北元的皇室成員。藍玉看上了其中一個王妃,硬是把她強占了。
而藍玉干的事還不止這個,在班師回朝時,大軍開到喜峰口時天色已晚,城門關(guān)閉。藍玉下令守關(guān)將士立刻開門,由于過了開門時間,守軍不敢開城。藍玉竟然下令部下攻下喜峰口,強行通過。
不過藍玉回到朝中以后,朱元璋僅僅是申斥了幾句,還是把他封為涼國公,簡直和罰酒三杯沒什么區(qū)別。朱元璋對藍玉如此寬容,主要還是因為藍玉雖然膽大妄為,不過卻和太子朱標關(guān)系很深。
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,而常遇春的女兒則嫁給了太子朱標,也就是說藍玉是朱標妻子的舅舅,而藍玉也一直很鮮明的擁護朱標。朱元璋對朱標很喜愛,一直把他當繼承人培養(yǎng),為他網(wǎng)羅了很多文物人才。這藍玉就是朱元璋為朱標選擇的人才之一,自然也是愛屋及烏,格外寬容了。
然而朱標因病去世以后,朱元璋改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儲君。朱允炆年幼,朱元璋擔心他無法駕馭那些功高的老臣,所以羅織罪名,大開殺戒,處死了不少功勛大臣。藍玉一向做事狂妄,朱元璋對他更不放心,自然也難逃一死。最后藍玉以私養(yǎng)兵馬等罪名被處死,并牽連上萬人,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藍玉案。
藍玉死時距離搶占元王妃已經(jīng)過去多年,所以兩者之間關(guān)系不大。
前言:藍玉的死,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原因,加上自身的驕橫不法,才造成這個悲劇的。與強辱元主的妃子并沒有多大關(guān)系。
藍玉是明朝初期的著名將領(lǐng)。在徐達、常遇春病死以后,藍玉實際上成為了明太祖朱元璋最為倚重的大將。
而藍玉也確實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。他統(tǒng)領(lǐng)明軍南伐北討,到處消滅元朝散居各地的殘余勢力,為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。
本題中所說的問題,就是1388年,藍玉奉命出擊北元,去消滅逃亡大漠的元朝朝廷殘余勢力。藍玉在捕魚兒海地區(qū),虛心聽取部下將領(lǐng)的建議,排除困難,積極進取,終于尋找到了北元的主力所在之處。明軍發(fā)動猛攻,北元軍隊大敗,除了元主與其太子帶著幾十個騎兵逃走之外,北元朝廷的文武官員基本上被明軍全部抓獲,就連元主的后宮嬪妃、公主等眷屬也被俘虜。
此戰(zhàn)基本摧毀了元朝的殘余勢力。從此,北元再也不能對明朝形成多大的威脅了。
在回師途中,藍玉酒后強行侮辱元主的妃子,致使元妃羞愧自殺。
此事雖然見著于史書,但是,它未必是事實。因為這是后來藍玉失勢之后,攻擊他的人告發(fā)出來的;真實性并不可靠。
我認為藍玉被殺的原因是有明朝初期的政治斗爭所導(dǎo)致的。主要有這么幾點:
1.藍玉是太子妃的舅舅,自然是親近太子朱標的。朱標死后,藍玉認為自己理當成為皇太孫朱允炆的保護者。
藍玉早就認為燕王朱棣非甘為臣子之人,將來必為朝廷的心腹大患。因此,藍玉曾經(jīng)提醒過太子朱標,但是朱標并沒有在意。
藍玉對朱棣的敵意,必然引起朱棣及其政治勢力的惱恨,他們勾結(jié)藍玉的政敵,上下煽風(fēng)點火,經(jīng)常在朱元璋面前告發(fā)藍玉的驕橫不法之舉。時間長了,朱元璋漸漸地開始對藍玉產(chǎn)生不滿,對藍玉失去了信任。
2.在朱元璋考慮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之時,朱元璋必然會重點考慮如何處置藍玉的問題。
藍玉為人飛揚跋扈,舉止傲慢,無人臣之禮。太子朱標若在,情況還好;可是皇太孫朱允炆年幼,藍玉作為他的長輩及重要靠山,必然會被朱允炆委以重任,秉持朝政。
在此情況下,朱元璋不得不提防藍玉將來會有謀逆之舉。
3.藍玉自身缺點過于突出。
藍玉為人驕橫跋扈,胡作非為。舉一個例子:藍玉掃北歸來,到達喜峰關(guān),時間已經(jīng)是午夜時分,守關(guān)的官吏沒有及時開門。藍玉竟然縱兵破關(guān)而入。此舉實在是嚴重違犯了國家法制。
藍玉居功自傲,不守法度。蓄養(yǎng)惡奴,強占民田;橫行一時,無視國法。藍玉恃功自傲,目空一切。對朱元璋對他的任用職務(wù),總覺得不符自己的要求,常??诔鲈寡?。
藍玉在軍中獨斷專行,擅自任用、罷免將士;甚至招攬驍勇之士,收為義子,擴充自己在軍中的私人勢力。這是作為高級將領(lǐng)的處世大忌,極易招致皇帝的猜忌。
結(jié)語:藍玉之死,重要是政治原因,是明朝初期朝廷的內(nèi)部權(quán)力斗爭的結(jié)果。當然,藍玉自己居功自傲,驕橫不法,授人以口實,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。
強推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