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傍晚的天空會出現(xiàn)綠光?
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光艷奪目的太陽綠光
傍晚,夕陽西下,五彩繽紛的晚霞映紅了半個天空。有時在太陽剛剛沒入地平線的一剎那間,一道光艷奪目的綠色光芒,在天際一閃,便消逝得無影無蹤。
1979年7月20日傍晚,一艘波蘭縱帆船“晨星號”從舊金山經(jīng)赤道,駛進薩摩亞以西的海域時,突然,一名舵手激動地喊道:“快看哪!太陽綠光!”可是,當人們順著他的手指望去時,只有落日的余暉,哪有什么綠光。
然而,太陽綠光確實存在。不過,它的出現(xiàn)需要一定條件。通常在空氣干燥澄清,能見度好,落日處的地平線很平,而且清晰,沒有樹林、建筑物、云霧等障礙物遮擋的情況下,才有可能出現(xiàn)這種綠光。所以,在海上或住在海邊的人比較容易看見。
這種神奇的太陽綠光是怎樣形成的呢?
我們知道,太陽光線是一種復色光,它是由紅、橙、黃、綠、青、藍、紫等七種顏色的單色光混合而成的。而大氣層由于上下密度的不同,恰似一個棱角朝上的大“氣體三棱鏡”。當太陽光線穿過大氣層時,就會使光線折射而發(fā)生色散,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單色光。但是,在太陽角度比較高時,由于太陽本身的光線很強,這種因折射面引起的色散作用是不明顯的。只有當太陽靠近地平線時,光線才大大減弱;色散作用大大增強,太陽光就被分解成了七種顏色。紅光波長最長,折射角最小,故排列在最下邊,紫光波長最短,折射角最大,故排列在最上邊,其余各色光依次類推,順序排列。隨著落日,紅色光最先沒入地平線,繼之橙光、黃光。這時,地平線上還有綠光、青光、藍光和紫光。但是,由于紫、藍、青等短波光在穿過大氣層到達地面之前,幾乎完全被大氣層所散射掉了,因此,這時唯有綠光能穿過大氣層到達我們眼里。
綠光存在的時間很短暫,最長不超過3秒鐘,最短不到1秒鐘。一般緯度越高,綠光停留的時間越長。在春分和秋分時,綠光出現(xiàn)的時間最短;而冬至和夏至時最長。
一般呈現(xiàn)綠光是天氣晴朗的預兆。
強推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