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產(chǎn)業(yè) > 觀察·投資
PDD斥年輕人躺平啃老,稱小主播全憑努力月入幾十萬,被彈幕反噬
PDD以前是職業(yè)電競選手,退役后開始當游戲主播,爆梗無數(shù),在游戲直播圈子里,是個現(xiàn)象級的存在。
PDD本名劉謀,如今已經(jīng)32歲,據(jù)傳身家已超十億,是主播圈最有錢的人,或許沒有之一。

他在直播間打游戲時,突然說起了啃老的話題。
他說,身邊有一些朋友,房子車子都是父母買的,自己整天什么都不干,下班就開始混日子,吃燒烤。
PDD列舉了身邊的例子,稱一個小主播,從零開始做,全憑自己的努力做到月入幾十萬。
PDD這番話引發(fā)了彈幕的強烈反對,紛紛認為他有錢之后飄了,開始不食人間煙火,無法共情普通人的生活。

PDD的成功,不是全憑他的努力,更重要的因素是趕上了好時候。
而他身邊月入幾十萬的小主播,也不是全憑努力就可以做到的,除了天賦、努力,還需要運氣,而努力在天賦和運氣面前,似乎不值一提。
有天賦和運氣,不努力也可以成功,沒有天賦和運氣,努力可能成功,但絕大多數(shù)情況下都不會成功。
簡而言之一句話:努力了不一定成功,不努力也不一定失敗,成功這事兒越來越像玄學,與其用珍貴的寶貴時間去追求玄學,不如將其花費在享受生活上面,這才是適合絕大多數(shù)普通人的處世哲學。

PDD惹了眾怒,不單單是因為他這個時代紅利的既得利益者反過來嘲諷運氣差的人,更因為他錯失了人生的觀念。
他的這番話,其實是在綁架年輕人的生活方式,潛臺詞是:人必須成功,才有權(quán)利享受美好生活;人必須努力,才有權(quán)利當一個合格的觀眾。
這也不怪他,因為整個社會的風氣就是這樣的。曾幾何時,資本家給員工灌輸這樣的概念,如今竟然已成為“共識”。
必須加班,年輕人才不算浪費青春;下班后必須做兼職,才算得上努力;必須憑借自己賺來的錢買車買房,才不算啃老。

而現(xiàn)實中,有多少人能夠自己掏腰包買車買房呢?網(wǎng)紅主播可以做到,明星可以做到,王思聰可以做到,他PDD只能接觸到這樣的人,所以他理所當然覺得這才是正常的。
而真正正常的人,是做不到這些的,在他眼里反而成了不正常的“啃老族”。
有人說時代不一樣了,時代紅利越來越稀薄,努力越來越?jīng)]有用,PDD和觀眾都沒錯,只是問題確實實際地產(chǎn)生了。
其實沒有這么復(fù)雜,只需要明白一點:努力不單單跟金錢掛鉤,努力享受生活,努力欣賞美景,努力睡覺,努力吃飯,努力珍惜生命……這也是積極向上的生活態(tài)度。

PDD這個人的履歷并不復(fù)雜,但卻很神秘。在步入職業(yè)商業(yè)之前,曾在網(wǎng)吧當過代打,后來在某直播平臺直播代打,獲得很高的人氣。
再后來簽約當職業(yè)選手,退役后簽約王思聰?shù)钠脚_當職業(yè)主播,跟王思聰走得很近,名副其實的一哥。
某本偉翻車后,他也以養(yǎng)病為由停播一年多,在這一年多時間里,捐獻了一所希望小學,還上了央視新聞。
回歸后,簽約另一個直播平臺,繼續(xù)當他的一哥。不過他近些年似乎并沒有把全部精力放在直播上,以至于直播效果比之前差了很多,好在粉絲黏性較高,依然保持著數(shù)一數(shù)二的人氣。

縱觀劉謀的前半生,幾乎都跟游戲有關(guān),他的成功史,也可以說是中國電競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史,他趕上了最好的時代,別人就未必有這么幸運了。
還記得網(wǎng)吧大神靳愛兵嗎?這個考上了985、211的高材生,因為游戲荒廢了四年學業(yè),荒廢了近十年人生。
2004年他考入吉林大學計算機專業(yè),上大一時迷上了網(wǎng)絡(luò)游戲,幾乎全年沉浸在網(wǎng)絡(luò)世界里,四年過去了,同學們都順利畢業(yè)找工作,他卻因為游戲連畢業(yè)證都沒有拿到。
2008年畢業(yè)后,為了逃避家庭和社會,他徹底斷開了和外界的聯(lián)系,徹底住進了網(wǎng)吧里,除了吃喝拉撒睡,就只有游戲。
五年后,2013年,命運垂憐他的一天來臨,跟他命運相同的網(wǎng)友突然回家了,他受到觸動,終于邁上了回家路。

靳愛兵的故事很觸動人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來看一下。
他是PDD的反面,一個沒有趕上好時代,也趕上了好時代,兩個極端,都不足為典型案例,卻也能說明“運氣”對一個人成功的重要程度。
強推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