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塔詩(高手進)
一、寶塔詩(高手進)
從末句蛇形順序往上讀山中山路轉山崖,山客山僧山里來;
山客看山山景好,山桃山杏滿(山)開。寶塔詩的讀法么,就對了。上數第2行第一字應該是“山”字。
原題有錯
二、“逆風如解意,容易莫摧殘”甄嬛傳中,甄嬛說這句話表明啥意思?
這句詩是寫梅花的,意思是“北風如果能夠理解道梅花的心意,就請不要再摧殘她了?!?/p>
【出處】:梅花
唐·崔道融
數萼初含雪,孤標畫本難。
香中別有韻,清極不知寒。
橫笛和愁聽,斜枝倚病看。
朔風如解意,容易莫摧殘。
【翻譯】:梅花初放,花萼中還含著白雪;梅花美麗孤傲,即使要入畫,都會擔心難畫的傳神。
花香中別有韻致,清雅地都不知道冬的寒冷。
梅花的枝干橫斜錯落,似愁似病,
流瀲紫小說《后宮 甄嬛傳》 卷一 第十一章 倚梅雪夜 原文中寫到:
我情不自禁走近兩步,清冽的梅香似乎要把人的骨髓都要化到一片冰清玉潔。我喜愛得很,挑一枝花朵開得最盛的梅枝把小像掛上,顧不得滿地冰雪放下風燈誠心跪下,心中默默祝禱:甄嬛一愿父母安康,兄妹平安;二只愿能在宮中平安一世,了此殘生;想到此不由得心中黯然,想要不卷入宮中是非保全自身,這一生只得長病下去,在這深宮中埋葬此身,成為白頭宮娥,連話說玄宗的往事也沒有(1)。這第三愿想要“愿得一心人,白頭不相離”更是癡心妄想,永無可期了。想到這,任憑我早已明白此身將要長埋宮中再不見天日,也不由得心中酸楚難言,長嘆一聲道:“逆風如解意,容易莫摧殘?!?/p>
電視劇和小說這段劇情是一樣的, 甄嬛許下第三愿“愿得一心人,白頭不相離”但覺是癡心妄想,永無可期了。想到這,長嘆一聲“逆風如解意,容易莫摧殘?!?故此處甄嬛并無感嘆容顏易變之意。甄嬛此時覺得此身將要長埋宮中再不見天日,酸楚難言,故借梅花喻自己,希望有解意之人,與之偕老。
三、看到 綻開了千萬朵梨花,是那么潔白 想到了哪些詩句?
南北朝的王融《詠池上梨花》:“ 芳春照流雪,深夕映繁星?!睖赝ン抻性娫疲骸?梨花雪壓枝,鶯囀柳如絲。”雷淵贊梨花:“雪作肌膚玉作容,不將妖艷嫁東風?!睆埥鑼懤婊ǔ蹙`為“嫩苞開破雪搓球”,丘處機《無俗念·靈虛宮梨花詞》以“白錦無紋香爛漫,玉樹瓊葩堆雪” 贊美梨花。而岑參在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中,則從另一個角度把飛雪比作梨花:“北風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飛雪,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?!币匝┯骰?,以花喻雪,具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但更妙的是“花開白雪香”,古人曾把雪與梅花作過對比,說“梅須遜雪三分白,雪卻輸梅一段香”,如將梨花與雪、梅相比,梨花既不遜雪之白,也不輸梅之香了。 清代文學家李漁贊曰:“雪為天上之雪,梨花乃人間之雪;雪之所少者香,而梨花兼擅其美?!弊x古人梨花詩,便覺有清香從紙上飄出,清涼怡人——“柳色黃金嫩,梨花白雪香”(李白);“冷艷全欺雪,余香乍入衣”(邱為); “粉淡香清自一家,未容桃李占年華。常思南鄭清明路,醉袖迎風雪一杈?!保懹危?/p>
“梅花雪,梨花月”,月下梨花,更有一番風韻?!耙粯淅婊ㄒ幌隆薄陴嵉脑鹿庵?,在潺潺小溪的伴奏之中,那一樹梨花簡直像縹緲的仙子一樣可愛;梨花入月,月光化水,是流不盡的溫柔?!袄婊ㄔ郝淙苋茉拢醭靥恋L”——院子里梨花盛開,月光如水;池塘邊柳絮輕漾,春風和煦,是何等的良辰美景!“靜夜沉沉,浮光靄靄,冷浸溶溶月。人間天上,爛銀霞照通徹?!保ㄇ鹛帣C《無俗念·靈虛宮梨花詞》);“云滿衣裳月滿身,輕盈歸步過流塵”——夜色朦朧,星月臨空,梨花似月若云在春風中輕盈舞,偶有花瓣飄落,好似月光在閃爍,月色與梨花完全融合在一起了。這是一種多么美妙的境界呀!怎不令人心馳神往,陶然怡悅,嘆為觀止!
最妙的要數梨花經雨了。雨中梨花,尤其嫵媚動人。白居易一句“玉容寂寞淚闌干,梨花一枝春帶雨”,寫楊貴妃在仙山上聽說唐玄宗的使者到來時潸然淚下的儀容,形象生動,刻意人微,明麗動人,可謂寫出了人間美色的極致。后人多沿此把雨中梨花比作美人垂淚,如宋·王洙《梨花》詩:“院落沉沉曉,花開白雪香,一枝輕帶雨,淚濕貴妃妝?!蔽恼髅髟凇独婊ā吩娭杏小胺酆郯茁洞汉瑴I” 梨花帶雨悲而不傷,卻寫出人間美色的極致,一滴滴,一點點的,不需風吹,自然引出心湖里那一圈圈又是憐,又是愛的癡情。在鋪墊環(huán)境和渲染氣氛時,詩人們也常常把梨花襯托出一種凄涼的意境、哀怨的心情。如戴叔倫《春怨》詩“金鴨香消欲斷魂 ,梨花春雨掩重門”宋人李重元有一首《憶王孫》:“萋萋芳草憶王孫,柳外樓高空斷魂,杜宇聲聲不忍聞。欲黃昏,雨打梨花深閉門。作者用黃昏時雨打梨花的景象,襯托了一位深懷相思之情的女子的孤寂的心態(tài)。周邦彥 “弄夜色 ,空馀滿地梨花雪”,用具體的梨花落滿地以象征“ 春去 ”。恨春去匆匆,只留下滿地梨花如雪,極寫怨恨之情。汪元量《鶯啼序·重過金陵》:“更落盡梨花,飛盡楊花,春也成憔悴?!?周密有《浣溪沙》詞云“梨云如雪冷清明”,寫春殘的用語冷峭動人。杜牧詩:“帶葉梨花獨送春”。梅堯臣《蘇幕遮·草》“落盡梨花春又了”以梨花落盡寫自然界春色的匆匆歸去 ,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 。
吟誦古人詠梨花的詩句,只覺全身都浸透了梨花的圣潔清香,五臟六腑有說不出的妙境,愜意極了。
請在里面隨便挑哈
強推





